檳榔差別 2:檳榔品種(決定檳榔等級)🌿特白檳榔(短仔)
特白檳榔的果實最白,果肉纖維最少且最細,因為其纖維長度短而被稱為「短仔」。
特白檳榔口感清脆,容易咀嚼,適合生吃。高山上種出來的特白檳榔吃起來會是微甜、帶酸且多汁,被視為等級最高的檳榔品種,出售價格也最貴。
🌿白肉檳榔(短仔、平仔)
白肉檳榔的果實白中帶有微黃,果肉纖維的多寡與粗細程度皆為中等,因為其纖維長度偏短,又被稱為「平仔」或「短仔」。
白肉檳榔口感適中,生吃或烘乾食用皆宜,同時也是目前台灣最主要栽植的品種,出售價格和等級也都落在中等範圍。
🌿紅肉檳榔(長仔、雞心仔)
紅肉檳榔的果實會微微透出紅色,因此又被稱作「雞心仔」,果肉纖維既多且粗,因為其纖維長度長,又被稱為「長仔」。
紅肉檳榔通常不適合生吃,出售價格跟等級一樣不高,可烘乾另做外銷。如果檳榔子剖開後的果肉色澤真的很深,代表其質地非常粗硬,不易咀嚼,會被稱作「黑仔」,是最不好的檳榔等級。
🌿倒吊子檳榔
倒吊子檳榔其實並不算是特定的品種,而是指因為檳榔樹的基因變異,導致檳榔子生長方向和其他檳榔果實不同的檳榔。
這種檳榔非常少見,光從外型無從判斷出與其他品種檳榔的差別,但據說吃了之後會使身體發汗,並產生類似品嚐美酒的微醺感。